景宽青城剑竹 客舍江上清,回舟楚江滨。
荒城临野渡,落日动寒碛。
迢递川观迥,苍茫景气新。
霜筠色如玉,还期别有春。
1分享到 许多人在步入书房后,有许多通联:“客舍小窗低卷,云根古砚微凹,茶铛旋煮新芽”。
第一副通联对应地描述了房间环境,“低卷”“微凹”“新芽”,这些内容与书房“清幽”的特点非常相称。
第二副对联用拟人的手法更好地描绘了书房的环境。
“荒城”点明书房靠近荒野,“野渡”则指日落时分人们的活动。
“寒碛”因距离远而使荒城显得更加荒凉、悲凉。
即将离开住所时,荒野上暮色已经来临。
这一情景预示着书房主人已经走向远方,再次见面将遥遥无期,但日落时分城市里到处充满了明亮的景色,“景气新”生动地写出了书房环境的特点。
后两句诗联系作者从梁州贬官入蜀最终安居的现实,出现了“霜筠色如玉,还期别有春”这样的自然的对句,也成了该联的特征。
起首二句,写书舍临江幽静情景。
诗歌起首诗的空间寂寥,境界蕴藉,情调清幽,将孤馆、荒城、古渡、落日遥遥呼应,从而暗示出作者的困厄处境。
东晋时从家乡入蜀投靠妹妹到绵州尚书李苾的李凝之,开始在成固(今四川成都附近)的家中设斋讲学,讲授经义。
他常常光顾成固城南的江中沙滩同水军将领讲习水军战船操练武艺,并与寄居于当地的名士谢敷相往来。
当时人们称平日闲适隐逸的生活为“客舍”“客舍江上清”所描写的就是客舍临江见这一情景。
“回舟楚江滨”,船到西岸,日落荒城。
两个景象:日落荒城上残阳西斜,起处荒城却一派兴旺景象,明暗景色错综辉映,从黑暗变为色彩变为光亮的变化十分富于动感。
落日、残阳、楚江,短暂相接,惨淡相拥,意象生动,对仗工稳。
前一句由遥远转为目前,日落荒城却又清澄,深哲玄妙。
起句勾勒出荒江边的荒寒景色,以及全诗所要追求的孤独寂寞的境界,暗示了诗人的不平之气,是为后面抒情打下铺垫。
起笔即表现出一种旷远的意境,自然下面三、四两句就要描写个人的愁思,是为前后联系自然而然的转折
中国四大名贵竹子
上一篇:刻画人物作文600字
下一篇:返回列表